方便下次访问!请记住:本站域名:xiao.fun
输入汉字查字典,比如输入“

达姓的起源_姓人口在各个省份排名走势图和地区分布 姓达的历史名人

达姓的基本资料

“达”字拼音:dá,“达”属于常用字,“达”字部首是:辶,构造是:大辶,繁体字和笔画为:达:10;達:16;达的五行属性是,自『小开心查询(xiao.fun)』收录本姓氏,已经有360人次浏览。

达姓全国人口约 10 万,属罕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438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在下图的“达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进行查看分析。

达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走势图根据北宋、宋朝、元朝、明朝等朝代及1982年、1987年、1995年、2006年、2007年、2013年、2014年、2018年、2019年的达姓的人口排名名次得出的走势图,的节点为当前时期未统计到达姓排名。

达姓网民地区分布和达姓人口地区分布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达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达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则名列第四百八十三位,多以代郡为郡望。

1、回族中达姓的祖先是从西域而来,名叫毋把勒沙,元朝大德年间(1279年)任“塔不台”,居于浙江省台州。达氏的后裔在我国分布很广,其中一支已在第六代就脱离了家族。达姓望居代郡(战国赵武灵王始置。秦汉代郡治代县,在今河南省蔚县西南。北魏置代郡,治平城,今山西省大同)。今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都有分部。

2、达云一族达氏的迁徙分布。明初,达云先祖恪那亚及其兄哈那大、哈那亚三兄弟入居甘肃,分别授试百户,哈那亚派驻金城卫、恪那亚派驻凉州,他们为甘肃达氏之先祖。元末明清几朝,在四川、宁夏尤其西宁、凉州松山一带,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战争连年不断,烧杀掳掠十分残酷,对经济文化的破坏十分严重,而干旱缺水的凉州百姓迫于奔命,只得迁徙谋生,因而达氏族人广泛迁徙到西北各省。达氏后裔也在征战中外迁。达云及后裔在陕甘(包括青海宁夏,二省1928年从甘肃分出)戍边卫国、也有在其他地方(如北京、四川、浙江、湖南)为官的,后裔子孙也有在跟随征战中外迁他乡居住的。

今甘肃省兰州市达川乡、金昌市、陇南市成县、武威市,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溧阳市、南通市,陕西省眉县、富平县、宝鸡市、渭南市,重庆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四川省中江县、三台县、盐亭县、宜宾市、绵阳市、自贡市,山西省阳城县、长治市长子县,河北省邢台市任县,青海省互助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哈密市,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县,云南省昭通市、昆明市宜良县,安徽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济南市,广东省深圳市,台湾等地,均有达氏族人分布。

达姓起源(来源)

达姓主要源自:姬姓

达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高阳氏,出自颛顼帝之后叔达,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古代部族首领颛顼帝的后代高阳氏有子弟八人,都是治国安邦的贤人,称为高阳氏“八恺”,依次分别是:仓舒、颓恺、梼戭、大临、厖降、庭坚、仲容、叔达

在其中老八叔达的后裔子孙种,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达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达氏正宗。汉族达氏皆尊奉叔达为得姓始祖。

达姓起源二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元文宗给波斯人毋把勒沙的赐姓,属于帝王赐姓汉化改姓为氏。回族达氏,主要源自元朝时期的皇帝赐姓。据文献《元代泰不华族源初探》一文的介绍,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期,波斯人穆巴拉沙(毋把勒沙,波斯语“官爵”)随父亲入华,居台州(今浙江临海),出任录事判官。其子达普化拜南宋遗民周仁荣为老师,刻苦攻读汉语,于元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在乡试中考取榜首。次年,大元朝廷在进行廷试时,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特赐达普化进士及第,授集贤院修撰,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后来元文宗孛儿只斤·图贴睦尔在元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敕建奎章阁时,擢升穆巴拉沙为典签,拜中台监察御史,并赐其蒙古姓“达不华”,后被封为魏国公,其后裔子孙遂以谐音汉字‘达’为姓氏,称达氏。

该支回族达氏一族今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世代相传至今,并尊奉穆巴拉沙为得姓始祖。

达姓起源三

以先祖名字为氏。据文献《明史稿》及《凉州府志备考》中达云家谱记载:明万历年间西北名将达云,出身于凉州卫(今甘肃武威),武将世家。其祖恪纳亚(家谱载系哈密畏兀城人),明洪武初年从哈密进贡赴京,忠义恭顺,屡建功绩,钦授试百户,带俸驻扎凉州,落籍为凉州人。恪纳亚生一子,名达里麻答思,承袭父职,他继承父风,学习汉族的文化,逐渐成为汉族。后裔主要居住在西北各省。

达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后裔答失蛮察,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答失蛮察,突厥语为Danishmendji,公元?~1348年待考,蒙古族,全名为孛儿只斤·答失蛮察,为大蒙古国木亦坚汗孛尔只斤·窝阔台的后裔,著名西部蒙古(西察合台汗国)第一代可汗,答氏鼻祖之一。察合台汗国,原为成吉思汗次子孛儿只斤·察合台的封地,初领有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路与裕勒都斯河和玛纳斯河流域及今日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初时建都于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察合台汗国君主孛儿只斤·都哇与窝阔台汗国君主孛儿只斤·海都联合,屡与元朝军队争战,在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一朝,战争始终未断,并一度攻占漠北的哈拉和林(今蒙古国杭爱省西北部)。直至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其势力因内乱衰败,才开始与孛儿只斤·海都之子孛儿只斤·察八儿一起,与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讲和。新即位的孛儿只斤·拜延忽里软弱无能,完全听命于异密迦兹罕,迦兹罕遂以拜延忽里汗的名义一揽汗国大权,迅速统一了河中地区,之后开始对波斯王朝进行军政干涉。直至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迦兹罕被切齿痛恨的孛儿只斤·答失蛮察后裔族人暗杀,西察合台汗国内部立即陷入一派混乱,整个河中地区又回复到无政府状态。

在孛儿只斤·答失蛮察的后裔子孙中,于明朝时期有以先祖名字首音谐音汉字冠为汉姓者,称答氏、或称达氏、大氏,为蒙古族答氏、达氏、大氏之先,世代相传至今。

达姓起源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蒙古族答答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金国末期有一位著名的女真族领军元帅,叫完颜·巴丝卜花,亦称完颜·巴斯不花,其大翰耳朵即首夫人叫答答氏,出自蒙古答答氏部落。答答氏部落,其实就是蒙古的鞑靼部,亦称塔塔尔部、达怛部、达旦部、达达部、达靼部等,是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汉译称谓,“鞑靼”之名始于唐朝时期,但“鞑靼”一词在南北朝已经出现,当时源自柔然的别名大坛、坛坛,北齐与隋朝通过室韦知道鞑靼。在阴山以西有九姓鞑靼,在呼伦贝尔有三十姓鞑靼等,历史学家们一般认为他们都是柔然民族的余部。

公元十五~十六世纪,金帐汗国的分裂为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数国。同时也形成了鞑靼族人的各个地方分支:喀山鞑靼族人、阿斯特拉罕鞑靼族人、克里米亚鞑靼族人、西伯利亚鞑靼族人、乌拉尔鞑靼族人、卡西莫夫鞑靼族人、楚利姆鞑靼族人、粱赞州鞑靼族人、高加索鞑靼族人、米尔沙鞑靼族人、立陶宛鞑靼族人、托博尔斯克鞑靼族人、沃尔戈达鞑靼族人、雅罗斯拉夫鞑靼族人。其中以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山一带的鞑靼族人人数最多,经济和文化也较发达。如今的鞑靼族人是伏尔加保加利亚、钦察人与不多蒙古族人的后裔。因此他们对蒙古没有任何认同,宣传泛突厥主义,鞑靼只是承袭蒙古族人的名称。西伯利亚地区的鞑靼族人还包括图拉鞑靼族人、秋明鞑靼族人、叶尼塞河鞑靼族人、米努辛斯克鞑靼族人等很多分支;喀山鞑靼族人(包括伏尔加鞑靼族人)、卡西莫夫鞑靼族人、伏尔加鞑靼族人、米沙尔鞑靼族人四支又合称伏尔加-乌拉尔鞑靼;阿斯特拉罕鞑靼族人还包括Yurtovsk鞑靼族人和Kundrovsk鞑靼族人两部,北高加索山区还有七个较小的鞑靼族人部落,它们说着不同的突厥语和高加索语言。不同的鞑靼族人来源与文化也不同,不能只以鞑靼笼统称呼。克里米亚鞑靼源于古代的哥德人(德意志系),受乌古斯人影响大。阿巴坎鞑靼是哈卡斯人,米努辛斯克鞑靼是吉尔吉斯人留在西伯利亚的部分,西伯利亚鞑靼是由西伯利亚汗国与部分蓝帐汗国人混合而成的群体。今天鞑靼族人主要分布于中亚、俄罗斯的喀山、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和欧洲各地,他们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突厥语民族。而中国大陆上今少数民族之一的塔塔尔族,就是源自来自东欧地区的鞑靼部人。

从明朝时期开始,许多居于中原地区的鞑靼部人中,以及完颜·巴丝卜花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部落名称首音之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达氏、答氏、大氏等,世代相传至今,主要分布于今陕西省的岐山地区和甘肃省的泾川地区。

达姓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达尔坤氏族部落,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记载:

⑴.蒙古族达郎古德氏,在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诏颁“禁胡服、胡语、胡姓”令之后,大多改为汉姓梁氏、达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⑵.蒙古族达尔坤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rkun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达氏。

⑶.蒙古族扎赖氏,亦称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源出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一族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达氏、答氏等。

达姓起源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乌林答氏,亦称吴尔达氏、乌尔达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陵氏,以及金国时期女真乌林答部,以部为氏,满语为Urd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达氏、答氏、蔡氏林氏等。

⑵.满族达呼哩氏,满语为Dahuri Hala,以族为氏,世居黑龙江两岸,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达氏、大氏等。

⑶.满族文达氏,满语为Wend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后多冠汉姓为达氏、文氏等。

达姓起源八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达斡尔族达尔陶氏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记载:

达斡尔族达尔陶氏,亦称多尔托尔氏,满语为Dartao Hala,世居黑龙江伊敏(今嫩江支流诺敏河流域)、呼兰(今黑龙江呼兰)等地,后有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达氏、陶氏等。

达姓起源九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达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达氏,世代相传至今。

达姓起源十

湖南武冈达氏一族,源自大明永乐二年,始祖仕廉公,从山西潞安府长治县移居湖广武冈州小东路迎恩里安乐乡第三都秦桥乡,传下五支,经六百载,由武冈向四周发散,今分布于新宁、城步,长沙等地,并于顺治、康熙年间,勇立湖广填四川大潮,移居四川三台、劈山,今广布于重庆中梁山、大足、巫溪、绵阳、安县、德阳、中江、剑阁、宜宾、翠屏、筠连、长宁、泸州、大理、盐津、百色等地。

达姓郡望

代 郡:亦称代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始置代郡。秦朝时期先为代郡,后为代县。汉朝初期为代国,后改回为代郡,治所在桑乾县(今山西宁武),东汉时期移郡治至高柳(今山西阳高)。晋朝时期移郡治到代县(今山西代县),晋永嘉后期废黜,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蔚县西南一带。北魏时期亦置代郡,但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

达姓堂号

代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代国堂、代北堂。

达姓源流

一、(達)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鱼台,甘肃之酒泉、永登、徽县,新疆之塔城,湖北之老河口,湖南之芷江,安徽之贵池,福建之浦城,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藏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八凯叔达之后也。”相传古帝颛顼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谓之“八凯”:苍舒、、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达氏乃叔达之后,以古人名为氏。

2、《中国姓氏大全》注:“为达步干、达薄干氏所改。”(按:达薄干,即“达步干”,北魏时高车十二姓之一。此从《姓氏考略》。《郑通志·氏族略》无之,然有“达步”氏。)

姓达的历史名人大全

共检索到:9位姓达的历史名人:

1、达夫(DA FU),清代。

名人达夫的画像

达夫画像

清代光绪年间学者。肖像为清画家任预绘。

2、达赖七世(DALAI QISHI),1708—1757,名噶桑嘉措,清代康区理塘(今属)四川人。

名人达赖七世的画像

达赖七世画像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八岁入理塘寺出家。九岁迁青海西宁塔尔寺。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廷承认其为第七世达赖喇嘛。次年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曾拜班禅五世为师,先後受沙弥戒及比丘戒。尝至哲蚌寺学经。为防准噶尔部人侵,雍正五年(1727),清廷将其移往理塘,又迁泰宁惠远庙。十三年(1735)才返回拉萨。乾隆十六年(1751),清廷令其掌管地方政权,黄教的政教合一即从此开始。

3、达赖五世(DALAI WUSHI),1617—1682,本名阿旺罗桑嘉措,清代藏穷结人。

名人达赖五世的画像

达赖五世画像

明末清初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像唐卡,清人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达赖五世喇嘛造像。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4、达礼(DALI),字履中,清代满洲镶黄旗人。

名人达礼的画像

达礼画像

清代官吏。官至郎中。能诗善文。达礼画像取自清禹之鼎绘《西郊寻梅图》,故宫博物院藏。

5、达瓦齐(DAWAQI),不详,清代蒙古族,准噶尔部人。

名人达瓦齐的画像

达瓦齐画像

清亲王,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大策凌敦多布之孙。乾隆十七年(1752年)与阿睦尔撒纳攻袭伊犁,废杀喇嘛达尔札,自立为汗。二十年于格登些为清军所败,逾天山至乌什境,被乌什首领霍集斯诱捕执献清军,押送至京。受封为亲王,尚宗室女,充侍卫,卒于京。

6、达受(DA SHOU ),1791—1858,俗姓姚,字六舟,又字秋楫,号周寿,又号寒泉、际存、金石僧、万峰退叟、慧日峰主、南屏退叟、方外庸人,清代浙江海宁人。

名人达受的画像

达受画像

清高僧、书画篆刻家、鉴藏家,祝发于海昌白马庙。耽翰墨,精鉴别古器、碑版,阮元以“金石僧”呼之。间写花卉,得徐渭纵逸之致。篆、隶、飞白、铁笔,并皆佳妙,得嘉兴马傅岩之传。摩拓彝器精绝。能具各器全形,阴阳虚实无不逼真, 时称绝技。又善刷拓古铜器款识。并能装治字画。治印雅近二京,刻竹亦精。行脚半天下,不受禅缚。后主西湖净慈寺、苏州沧浪亭,与何绍基、戴熙交最契。有《小绿天庵吟草》、《山野纪事诗》、《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

7、达赖六世(DALAI LIUSHI),1683—1706,本名仓央嘉措,清代门巴族人,生于西藏南部宇松地区。

名人达赖六世的画像

达赖六世画像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旦拉姆,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藏历火兔年(1697),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此时已14岁。是年九月,自藏南迎到拉萨,同年十月二十五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著有《仓央嘉措诗歌》。

8、达尔汉(DAERHAN),1590—1644,郭络罗氏,清代满洲镶黄旗人,改隶镶蓝旗。

名人达尔汉的画像

达尔汉画像

清代将领,努尔哈赤甥,又为婿。从攻叶赫部,积功授一等男。皇太极即位,擢列八大臣,领镶黄旗。迭有战功,晋一等总兵,后乾隆改一等子。寻坐事夺世职。位列平定西域后五十功臣第四十三位。达尔汉像,清宫廷画师绘,美国纽约私人收藏。

9、达摩(DAMO),?—536,全称菩提达摩,或作达磨,梵名Bodhi-dharma,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南北朝相传为南天竺人,南朝宋末航海来中国。

名人达摩的画像

达摩画像

南北朝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南天竺国王子,师从般若多罗尊者,为西土禅宗二十八世传人。梁武帝大通元年泛海至广州,普通中迎至金陵,谈不契合,渡江入魏传布佛教。居嵩山少林寺面壁参禅九年,人莫测其玄妙。达摩传《楞伽经》及其心得于慧可,于是禅宗得流传中国,世称中土禅宗初祖。《八高僧图·达摩面壁,神光参问》南宋梁楷绘,上海博物馆藏。《达摩面壁图轴》明宋旭绘,旅顺博物馆藏。《达摩禅师像》明陈洪绶绘。《达摩像》清罗聘绘。《达摩像图轴》明吴彬绘,故宫博物院藏。《达摩图》清苏六朋绘。《达摩图轴》(局部)清金农绘。《达摩持钵西来图》河南登封石刻金大安元年(1209)十一月刻,风颠绘并正书赞。《达摩持只履折苇渡江图》河南登封石刻金大安元年(1209)十一月刻,风颠绘并正书赞。《达摩乘苇图》西安石刻金大安元年(1209)十一月后刻,风颠绘,草书题款。《达摩折苇渡江图》少林寺石刻,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二月一日刻,李仲昇绘,冲壁草书诗。《达摩渡江图》河南登封石刻,明天启四年(1624)五月刻,梁建廷绘并行书赞。《达摩祖师像》西安石刻,清康熙十九年(1680)三月刻,冯绣绘,朱集义正书诗,杨玉璞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