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下次访问!请记住:本站域名:xiao.fun
输入汉字查字典,比如输入“

施姓的起源_姓人口在各个省份排名走势图和地区分布 姓施的历史名人

施姓的基本资料

“施”字拼音:shī,“施”属于常用字,“施”字部首是:方,构造是:方也,繁体字和笔画为:施:9;施的五行属性是,自『小开心查询(xiao.fun)』收录本姓氏,已经有1684人次浏览。

施姓全国人口约 270 多万,属最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107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在下图的“施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进行查看分析。

施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走势图根据北宋、宋朝、元朝、明朝等朝代及1982年、1987年、1995年、2006年、2007年、2013年、2014年、2018年、2019年的施姓的人口排名名次得出的走势图,的节点为当前时期未统计到施姓排名。

施姓网民地区分布和施姓人口地区分布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施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当代施姓分布与图谱

当代施姓的人口已达210多万,为全国第九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7%。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施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态势。施姓主要集中于江苏、福建、浙江三省,占施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上海、湖北、安徽、台湾、云南、广西,这六省区市又集中了28%。全国仍以苏、浙、闽为施姓聚集中心施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浙沪台、江苏大部、安徽东南、江西东施部、福建大部、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南、广西西端和南部、内蒙古东北、黑龙江西北,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3%,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5%的施姓人群。在江苏北段、安徽西南、赣鄂大部、湖南北部、川黔大部、重庆南部、粤桂大部、海南、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宁夏西北、山东东部、黑吉辽、内蒙古东部,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一0.3%之间,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9.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5%的施姓人群。

施姓起源(来源)

施姓主要源自:姬姓妫姓方姓

施姓主要源流

施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为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鲁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个姬尾生,字施父,史称施父尾。在鲁桓公姬轨(姬允)执政时期(公元前711~前694年),姬尾生成为鲁国的大夫。据说,姬尾生精通音律,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断言其父曹伯将不久于人世,后来果然应验。鲁桓公深敬姬尾生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后传到其五世孙姬孝叔之时,干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少施氏、亦称施父氏,以示与别的家族不同,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施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施氏正宗。

施姓起源二

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诸侯国施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夏王朝时期诸侯中有施氏,建施氏国,其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县一带。

商汤灭夏桀之后,施氏国亦随之灭亡,其后,施氏国的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施姓起源三

出自殷商时期七族之一的施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据史籍《左传》记载,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之弟姬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邽氏)、锜氏饥氏樊氏终葵氏等。

殷商施氏,在商王朝时期为专职制旌旗的工匠,古称“旌、旗、帜”为“施”,其族人子弟后代即以职业为氏族称谓,世代称施氏至今。

施姓起源四

源于方姓,出自明朝初期大儒方孝孺同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词典》记载:方氏系为改姓。明朝大儒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杀害后,其同姓族人纷纷外逃,以避株连,因而有改称施氏者。“施”字,拆开为“方人也”,因而也有为方氏者。

施姓起源五

出自他族改姓。如云南白族以海螺为图腾的氏族,汉姓为施;明、清时云南土司有施姓;世居沈阳之满洲人有此姓;今京、彝、苗、蒙古、羌、傣、怒、纳西、僳僳等族有此姓。

施姓起源六

源于赫哲族,出自明、清时期赫哲富勒哈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赫哲族富勒哈氏,亦称富尔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赫哲语为“布施”之义,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Fulha Hala,汉义“杨树”。赫哲族、满族富勒哈氏,在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施氏、杨氏付氏傅氏富氏等。

施姓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时期蒙古族艾耀施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艾耀施氏,世居科尔沁(今吉林松源)。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iyos Hala。蒙古族、满族艾耀施氏,在清末民国初期,多冠汉姓为施氏、艾氏石氏者。

施姓起源八

源于白族,出自明朝时期白族施氏族,属于以图腾信仰汉化为氏。云南省大理地区的白族中,有世代以海螺为氏族图腾的部落,元朝中期即以海螺图形取近似的汉字“施”为姓氏,称施氏。到明、清两朝时期,云南土司即为该氏族。

施姓起源九

出自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京族、彝族、苗族、羌族、傣族、怒族、纳西族、僳僳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施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施氏,世代相传至今。

施姓得姓始祖

施氏族人大多尊奉施父尾为得姓始祖。

施父。春秋时鲁国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称施父尾。其在鲁桓公时任大夫之职,据说他精通音律,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断言曹伯(曹国国君)将不久于人世,果验。桓公深敬施公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传到施公之重孙孝叔时,以祖名为姓,以示与别的家族不同,于是形成施父姓,后省去父字,遂为施姓。他们尊施父为施姓的得姓始祖。

施姓各支始祖

施伯:鲁惠公之孙,施殳之子,荘公时为大夫尽忠亲谏名显于时。

施宿:字武子,宋绍熙年进士,宁宗庆元间在余姚金华塘捍海三江定海止又烛溪湖塘建筑贤亭招宝坃于公署郡县父老载道恳留,因居姚赵氏封慕人葬游原山坞元时,敕封捍诲侯后改封郡王世食庙祀又祀名宦有傅子孙繁衍明及清代有科甲诚者以为积累功德之报云。

施父:周公封鲁伯禽位傅十二世至惠公生三子,长隐公息姑次桓公轨少施父尾生事桓公为上大夫,食采于邑因施父之。

施姓郡望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

施姓堂号

吴兴堂:以望立堂。

施姓源流

一、shī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彝、傣、京、苗、怒、纳西、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夏诸侯有施氏。国亡,以国为氏。”

2、郑樵注云:“姬姓。鲁惠公之子公子尾字施父,其子因以为氏。”此以鲁人字为氏。系出姬姓。

3、《姓氏词典》注云:“系改姓,明代方孝孺被杀后,其同族外逃,惧怕株连改此姓。施,字拆开为‘方人也’。”春秋鲁有施之常,孔子弟子;汉代有施雔;唐代有施肩吾;宋代有施全;明代有施耐庵。

姓施的历史名人大全

共检索到:17位姓施的历史名人:

1、施伯(SHI BO),春秋战国鲁国人。

名人施伯的画像

施伯画像

春秋鲁国大臣。鲁庄公大夫。进谏杀管仲,庄公不听,囚管归齐,终成鲁患。像取自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2、施父(SHI FU),春秋战国鲁国人。

名人施父的画像

施父画像

春秋鲁国大臣。鲁桓公大夫。桓公九年。曹太子来朝,闻乐而叹,父以为叹非其所,盖有忧也 ,明年曹伯果卒。像取自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3、施之常(SHI ZHICHANG),字子恒,春秋战国鲁国人。

名人施之常的画像

施之常画像

春秋末期孔子弟子。施之常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施之常、公祖句兹杭州石刻像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十二月刻,李龙绘,宋高宗赵构正书赞,为《宣圣及七十二圣贤像》之一。施之常、公祖句兹立像取自明吕维祺编,崇祯刻本《圣贤像赞》。施之常像取自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4、施雠(SHI CHOU),字长卿,汉代沛(今江苏沛县)人。

名人施雠的画像

施雠画像

西汉学者。受《易》于田王孙,后拜为博士。宣帝甘露中与诸儒杂论五经同异于石渠阁。像取自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5、施延(SHI YAN),字君子,汉代沛国蕲县(今湖北蕲春)人,葬乌程(今浙江湖州)。

名人施延的画像

施延画像

东汉大臣、学者。少为诸生,举有道高第。安帝时拜侍中、顺帝时位至太尉。明于五经。像取自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6、施绩(SHI JI),三国沛(今江苏沛县)人。

名人施绩的画像

施绩画像

三国吴大臣。历仕建中都尉、大司马,封当阳侯。像取自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7、施然(SHI RAN),字义封,三国沛(今江苏沛县)人。

名人施然的画像

施然画像

三国吴大臣。历官余姚、山阴知县,临川、江陵太守、吕蒙病笃荐,权终大司马,封永安侯。像取自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8、施斌(SHI BIN),晋代沛(今江苏沛县)人。

名人施斌的画像

施斌画像

晋代大将。历官建武中山阴令,信安、义典两郡太守,征西大元帅、尚书左丞,大典元年封中蠲侯。像取自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9、施肩吾(SHI JIANWU),字希圣,世称华阳真人,唐代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

名人施肩吾的画像

施肩吾画像

唐代处士、诗人。宪宗元和进士。隐居洪州西山,有诗集。像取自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10、施士匄(SHI SHIGAI),唐代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名人施士匄的画像

施士匄画像

唐代学者。通晓《毛诗》、《左传》,以二经教授,代宗大历中由四门助教为博士。有《春秋传》。像取自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11、施世瑛(SHI SHIYING),字玉华,唐代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

名人施世瑛的画像

施世瑛画像

唐代官吏。拜洮州刺史,封东兴候。像取自清代修《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

12、施耐庵(SHI NAIAN),约1296—约1370,名子安, 字彦端,又字肇端,号耐庵,明代兴化(今属江苏)人。

名人施耐庵的画像

施耐庵画像

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作者,或称其为江苏兴化人,曾于元末动乱中迁居浙江,乱平后回归故里,拒绝张士诚之聘。著《江湖豪客传》,即后名之《水浒传》。施耐庵一说为苏州人,元文宗至顺二年进士,曾为官钱塘,与当道不合,弃官归苏州,后流寓江阴授馆,晚年迁兴化,卒于淮安。施耐庵像取自1906年上海《月月小说》,清人绘。

本内容只列出前12位历史名人,更多施姓名人请访问“历史名人”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