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下次访问!请记住:本站域名:xiao.fun
输入汉字查字典,比如输入“

祖姓的起源_姓人口在各个省份排名走势图和地区分布 姓祖的历史名人

祖姓的基本资料

“祖”字拼音:zǔ,“祖”属于常用字,“祖”字部首是:礻,构造是:礻且,繁体字和笔画为:祖:10;祖的五行属性是,自『小开心查询(xiao.fun)』收录本姓氏,已经有475人次浏览。

祖姓全国人口约 23 万,属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308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在下图的“祖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进行查看分析。

祖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走势图根据北宋、宋朝、元朝、明朝等朝代及1982年、1987年、1995年、2006年、2007年、2013年、2014年、2018年、2019年的祖姓的人口排名名次得出的走势图,的节点为当前时期未统计到祖姓排名。

祖姓网民地区分布和祖姓人口地区分布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祖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今山东省的寿光县、夏津县,北京市的海淀区,湖北省的英山县,上海市,天津市,河北省的藁城市、乐亭县、福宁县、献县、深县、新乐县、抚宁县、定兴县、衡水市、易县、秦皇岛市、廊坊市、保定市、高碑店市、涿州市、涞水县,江苏省的南京市、苏州市枫桥支英村,徐州市铜山县、淮安市、盱眙县侍涧村、宿迁市泗洪县、南通市海门县、昆山市、阜宁县,河南省的濮阳市范县、南阳市南召县、开封市、商丘市柘城县、卫辉县、固始县、新乡市,安徽省的池州市、安庆市、马鞍山市 望江县、萧县、枞阳县、巢湖市庐江县(不仅仅是庐江县,本人姓祖,是居巢区的)、蚌埠市、滁州市、宿州市,四川省的广元县,吉林省的吉林市永吉县、四平市、通化市白山市的抚松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庆市的长寿县,湖南省的浏阳市,福建省的德化县、浦城县、顺昌县,贵州省的贵阳市、威宁县、毕节市,广东省的东莞市东城区,甘肃省的张掖市,辽宁省的沈阳市、盘锦市兴隆台区、北镇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六师红旗农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缅甸、美国、英国等地,均有祖氏族人分布。

祖姓起源(来源)

祖姓主要源自:子姓

祖姓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王族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商王朝的开国君王叫“汤”,所以后史中提到商王朝的时候也多称商汤。

汤的六代孙开始有祖乙、祖辛、祖丁、祖庚、祖甲、祖己……都曾是商王朝君王的庙号,其中的祖乙,名字叫子滕,是这些商王中最有作为的帝王,他任用巫贤为相,励精图治,使当时已经衰落下去的商王朝中兴起来。

关于祖已的世系,一般认为是:

少典轩辕→玄嚣→蟜极→夋[夔]→契[卨]→昭明[王吴]→相土[土]→昌若[羔]→曹圉[根圉]→冥[季]→核[王亥]→微[上甲]→报丁[报乙]→报乙[报丙]→报丙[报丁]→主壬[示壬]→主癸[示癸]→履(天乙、成汤)[太乙、唐、成]→[太丁]→至[太甲]→辨[太庚]→密[太戊]→整(河亶甲)[戋甲]→滕[祖乙]→旦[祖辛]→新[祖丁]→敛[小乙]→昭[武丁]→曜[祖庚]→载[祖甲]→孝己[祖己(祖伊)]。

商王之名出自史籍《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内的名号是甲古文字记载的君王庙号。

在商王朝开国君主商汤执政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左相仲虺,在仲虺的后代中,有人名叫祖己(祖伊),为仲虺之后的商王朝宰相。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谱》等书记载:“子姓,殷后,殷王祖甲、乙、丙、丁支庶因氏焉,殷有祖己、祖伊,汉有祖沂,始家涿郡,望出范阳。”

姓氏学界一般认为,祖氏得姓始祖应当从祖已起算。在殷商武丁的时间,从古籍上已经发现了最早姓祖者的史实记载,那便是当时以“道训谏王”的贤臣祖已,这在典籍《书经·高宗彤日》中有明确记载:“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雒;祖已训诸王,作高宗彤日之训。”

商高宗,就是武丁子昭(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祖己时为商王朝的国相,他借用商高宗在祭祀成汤的重大典礼上,献祭品野雉飞到了国鼎之上的现象,引道训谏商高宗及其王子们要“仁政治国”。

按此记载,祖氏家族的得姓历史至少在三千三百年以上。

在祖己(祖伊)的后裔子孙中,有取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祖氏,世代相传至今,祖氏最初是发祥于涿郡,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祖姓第二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各根义召日氏,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姓氏群体,就是世代的“守陵者”。

蒙语“各各召”是“祖坟”之意,延伸的“各根义召日”表明为更崇高的“祖陵”,多用于对蒙古民族历史商功勋卓著的先祖、王爷、可汗、大汗等陵寝的尊称,后有专职世袭的守陵人取之为家族姓氏,即称各根义召日氏

在明朝时期,有蒙古族各根义召日氏族人取姓氏的汉义改冠汉姓为祖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祖姓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萨克达氏,本称巴雅拉氏,后改以地名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满语“苍老、老祖宗”,是一个庞大的满族氏族部落,有诸多分支,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部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两岸)、黑龙江两岸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祖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⑵.满族组佳氏,满语为J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铁岭(今辽宁铁岭),后多冠汉姓为祖氏。

祖姓第四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东乡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祖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祖姓郡望

涿郡(涿郡堂)

春秋战国时期初为燕国涿邑,秦朝时期属于上谷郡。汉高祖刘邦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设立涿郡,辖涿(今河北涿州),领二十九县,其中良乡县、西乡县和阳乡县北部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境,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博野县、涿州市一带地区。王莽时期改名为垣翰郡。东汉复名涿郡,省西乡县,仅良乡县在今北京市境。三国时期曹魏改为范阳郡。西晋时期为范阳国。十六国、北朝时期为阳范郡。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废幽州改置涿郡,辖蓟州,故城在今北京市区西南,领九县,其中蓟、昌平、潞、良乡四县及怀戎县的东部在今北京市境。唐朝时期改涿县为范阳县,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改范阳县为幽州。明朝时期省县入州。民国政府成立时改为涿县。

京兆(京兆堂)

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

范阳郡(范阳堂)

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境内,治所在固城(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三国时期曹魏国魏文帝黄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改涿郡置范阳郡,其治所在蓟(今河北蓟县),其时辖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区、房山区及河北省涿州市一带。西晋时期改为范阳国,北魏时期复改回范阳郡。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唐朝时期的幽州范阳郡,本是幽州涿郡,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又名为方镇。唐宝应元年(壬寅,公元762年)改幽州,并兼卢龙。唐大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祖姓堂号

以望立堂。

祖姓源流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阜平、鸡泽、景县、乐亭,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酒泉,安徽之泾县,福建之清流,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子姓,商王祖甲、祖乙、祖丁,支庶因氏焉。今建州有此姓。”——或按:“祖”者,子孙所称其先也,支庶以是为氏,不独祖乙也,祖辛、祖丁、祖庚、祖甲之子孙往往皆称祖氏。此以次为氏。系出子姓。

2、或为满族姓组隹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商代有祖伊;汉代有祖沂;三国吴有祖茂;东晋有祖逖;南朝齐有祖冲之;唐代有祖咏;清代有祖大寿。

姓祖的历史名人大全

共检索到:24位姓祖的历史名人:

1、祖冲之(ZU CHONGZHI),429—500,字文远,南北朝范阳廼(今河北涞水北)人。

名人祖冲之的画像

祖冲之画像

南朝官吏、数学家、发明家。少稽古,有机思。宋孝武帝时,直华林学省,出为娄县令、谒者仆射。入齐,官长水校尉。曾改造指南车作水碓磨、千里船等,皆不传。尤善数学,算出圆周率密律值。祖冲之塑像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2、祖必胜(ZU BISHENG),字邦才,宋代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名人祖必胜的画像

祖必胜画像

南宋官吏。绍兴三十年梁克家榜进士。仕至中大夫。像取自清代修《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

3、祖逢清(ZU FENGQING),字守中,宋代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名人祖逢清的画像

祖逢清画像

南宋官吏。绍兴乙丑刘章榜进士。历仕内舍、太学司业、静江府教授。像取自清代修《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

4、祖珪(ZU GUI),字良器,宋代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名人祖珪的画像

祖珪画像

宋代大臣。官至兵部尚书。像取自清代修《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

5、祖洽(ZU QIA),字浃民,宋代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名人祖洽的画像

祖洽画像

北宋官吏。熙宁癸丑进士。以子祖秀实贵,诰赠朝请答复。像取自清代修《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

6、祖日新(ZU RIXIN),字汤警,宋代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名人祖日新的画像

祖日新画像

宋代学者。宣和六年沈晦榜进士。与兄日牧、弟日损同人太学,有江南三祖声誉。后调襄阳教授。像取自清代修《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

7、祖世英(ZU SHIYING),字颖仲,宋代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名人祖世英的画像

祖世英画像

南宋官吏。绍兴三十年梁克家榜进士。历仕衡州教授、南昌知县、融州通判。像取自清代修《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

8、祖秀实(ZU XIUSHI),字去华,宋代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名人祖秀实的画像

祖秀实画像

宋代官吏。宣和庚子进士。除国子博士,靖康之乱,于太学斥责金将,身被剑击,绝而复苏。高宗闻其名,召拜礼部郎中。像取自清代修《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

9、祖贇(ZU BIN),字德全,宋代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名人祖贇的画像

祖贇画像

北宋官吏。祖珪子。至和间袭封建业判官。像取自清代修《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

10、祖钦(ZUQIN),1215—1287,号雪岩,宋辽金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名人祖钦的画像

祖钦画像

南宋高僧。嗣径山,历住潭州龙兴、湘西道林等寺,度宗咸淳五年主袁州仰山寺,名益彰。入元,年腊俱尊,元世祖优礼殷隆。祖钦像取自虚云和尚重辑,1935年刊本《佛祖道影》。

11、祖浩然(ZU HAORAN),字养吾,元代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名人祖浩然的画像

祖浩然画像

元代孝子。世祖至元中方六岁,母被掠二十八年杳无音讯。武宗至大间福建帅府檄为三山书院长,有告以母所在,遂弃职辞父往访,得于唐州,奉母归。像取自清代修《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

12、祖宝林(ZU BAOLIN),1772—?,字瑛芬,清代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名人祖宝林的画像

祖宝林画像

清代官吏。嘉庆庚申副举人。仕至古田学训导。像取自清代修《福建浦城莲湖祖氏族谱》。

本内容只列出前12位历史名人,更多祖姓名人请访问“历史名人”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