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下次访问!请记住:本站域名:xiao.fun
输入汉字查字典,比如输入“

嵇姓的起源_姓人口在各个省份排名走势图和地区分布 姓嵇的历史名人

嵇姓的基本资料

“嵇”字拼音:jī,“嵇”属于非常用字,“嵇”字部首是:山,构造是:禾尤山,繁体字和笔画为:嵇:12;嵇的五行属性是,自『小开心查询(xiao.fun)』收录本姓氏,已经有1231人次浏览。

嵇姓全国人口约 17 万,属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346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在下图的“嵇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进行查看分析。

嵇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走势图根据北宋、宋朝、元朝、明朝等朝代及1982年、1987年、1995年、2006年、2007年、2013年、2014年、2018年、2019年的嵇姓的人口排名名次得出的走势图,的节点为当前时期未统计到嵇姓排名。

嵇姓网民地区分布和嵇姓人口地区分布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嵇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嵇氏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的前三百位,但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九十四位门阀。

今安徽的安庆市、江苏省的苏州市、昆山市、扬州市、建湖县、南京市、吴江县、淮安市、淮阴市涟水县、无锡市、盐城市射阳县、连云港市灌南县、金湖县、阜宁市、涟水县、高邮市、响水县、镇江市,上海市,北京市,重庆市,天津市,黑龙江省的满洲里,山东省的潍坊市、莱阳市、日照市莒县、高密市、青岛市,江西省的丰城市、东乡县,浙江省的宁波市、杭州市、衢州市、湖州市德清县、温州市、瑞安县,广东省的韶关市、新丰县,陕西省的西安市未央区,岐山县,辽宁省的大连市、沈阳市,湖北省的武汉市、咸宁市、宜昌市、京山县,河南省的灵宝县、卫辉市,台湾省,安徽省的安庆市、滁州市,山西省的晋城,河北省的衡水市、唐山市、承德市、石家庄市、冀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富川县、桂林市荔蒲县,吉林省的长春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甘肃省的庆阳市等地,均有嵇氏族人分布。

嵇姓起源(来源)

嵇姓主要源自:姒姓

嵇姓起源一

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君主少康之子季杼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上古时期,会稽(今浙江绍兴)曾是大禹召集天下诸侯开会的地方,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大禹逝世后就埋葬在会稽山,他的后代在会稽山上建立了宗庙。

夏朝君主少康即位后,将其子季杼封于会稽,专门主持禹帝的祭祀活动,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的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会稽氏。

到了汉朝初年,会稽氏族人迁到豫州南部谯郡嵇山(今安徽亳州蒙城一带),遂指地改为嵇氏。此后,会稽氏的后裔就以“嵇”作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嵇姓起源二

据《魏书·官氏志》上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统稽氏纥奚氏,迁徙定居中原后,改为汉姓嵇,遂成嵇氏。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上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拓跋部中的统稽氏纥奚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皆改为汉字单姓为嵇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季杼。嵇姓是禹的后代。根据《元和姓纂》所记载,大约在4100年以前,夏禹死后,葬在会稽山,夏帝少康继位后,又将庶子季杼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季杼的子孙称为会稽氏。到了西汉初年,会稽氏迁往谯郡的嵇山,即现在的安徽省亳州,就以嵇山的“嵇”作为姓,称嵇氏。另一种说法,根据《文帝叙录》上的记载,嵇康本姓奚,会稽人,由会稽迁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西),取会稽的“稽”字上半部,去“日”加“山”为“嵇”,而称嵇氏。二则虽稍有出入,然嵇源于稽则一。故嵇氏后裔尊季杼为嵇姓的得姓始祖。

嵇姓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名为三川郡。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谯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国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嵇氏望族居于谯郡,就是现在的安徽省亳州一带。

嵇姓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以望立堂。

广陵堂:嵇康被司马氏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从此《广陵散》绝矣!”后人因称广陵堂。

竹林堂:南宋嵇安为源的一脉。

宋遗堂:资料有待补充。

嵇姓源流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涉县,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大同,陕西之韩城,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水族、布依族等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姒姓。夏少康封子季杼于会稽,遂为会稽氏。汉初,徙谯(郡)之嵇山,改为嵇氏。”此当以地为氏,系出姒姓。

2、又云:“统嵇氏改为嵇氏。”统嵇,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

3、为奚姓所改。《姓氏考略》注引《文章叙录》云:“嵇康本姓奚,由会稽迁谯之铚县,取稽字之上以为姓。”《姓氏词典》据《元和志》注云:“晋嵇康家于铚嵇山之下,因改姓嵇氏。”嵇,或作“嵆”。西汉时有嵇发;三国时魏有嵇康;南朝梁有嵇宝钧;明代有嵇昭,滦州知州;清代有嵇永福,康熙时历城县丞,无锡人。

姓嵇的历史名人大全

共检索到:6位姓嵇的历史名人:

1、嵇康(JI KANG),223—262,字叔夜,三国谯郡銍(今安徽宿县西南)人,其先为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以避怨迁徙。

名人嵇康的画像

嵇康画像

三国魏官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妻魏长乐亭主,为曹操曾孙女,齐王芳正始间,迁郎中,拜中散大夫,世称稽中散。后隐居不仕,与阮籍等交游,为竹林七贤之一。有《嵇康集》。嵇康像取自清任熊绘图,王龄撰赞,蔡照初雕版,清咸丰六年萧山王氏养和堂刻本《於越先贤像传赞》。嵇康砖画像取自南京西善桥南朝墓《竹林七贤砖画》。嵇康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2、嵇绍(JI SHAO),253—304,字延祖,晋及十六国谯郡銍(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名人嵇绍的画像

嵇绍画像

西晋官吏。嵇康子。山涛以“父子罪不相及”荐于武帝,征为秘书丞,迁给事黄门侍郎,封弋阳子。赵王伦执政,署为侍中。惠帝永安元年,以身捍帝,中流矢死。嵇绍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嵇绍像取自清任熊绘图,王龄撰赞,蔡照初雕版,清咸丰六年萧山王氏养和堂刻本《於越先贤像传赞》。

3、嵇曾筠(JI CENGYUN),1670—1739,字松友,号礼斋,清代江苏无锡人。

名人嵇曾筠的画像

嵇曾筠画像

清代大臣。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历官河南巡抚、兵部侍郎、河南副总河、河道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浙江巡抚、总督。有《防河奏议》、《师善堂集》。嵇曾筠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嵇曾筠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4、嵇永仁(JI YONGREN),1637—1676,字留山,初字匡侯,别号抱犊山农,清代江苏无锡人。

名人嵇永仁的画像

嵇永仁画像

清代学者。诸生。康熙间入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府,耿精忠叛,与范承谟同被拘捕,闻承谟被害,乃自缢死,有《抱犊山房集》《集政备考》《东田医补》及《扬州梦》、《双报应》、《续离骚》等剧。嵇永仁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嵇永仁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5、嵇文醇(JI WENCHUN),1765—1842,字谨庄,号秉壹,清代江苏无锡人。

名人嵇文醇的画像

嵇文醇画像

清官吏、诗人,道光间官至湖南湘阴县丞。工诗,有《听春馆》。嵇文醇头像取自同治三年刻本《听春馆集》。

6、嵇璜(JI HUANG),1711—1794,字尚佐,一字黼廷,晚号拙修,清代江苏无锡人。

名人嵇璜的画像

嵇璜画像

清代大臣。嵇曾筠子。雍正八年进士,历官乾隆间南河、东河河道总督、工部尚书,晚年加太子太保,为上书房总师傅,以治河有功著称。嵇璜肖像为清画家吴省曾绘。嵇璜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嵇璜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